咨询热线:175 1328 8562

数字人资讯

AI创业生死局:今年90%的AI创业者都会倒下!要会借势起飞!

  DeepSeek-R1的发布如同一颗炸弹,瞬间改写了AI行业的竞争格局。曾经风光无限的Kimi,被迫全面转型医疗大模型;而更多中小AI创业者,则面临“技术迭代即淘汰”的绝境。
  一位做AI视频大模型的朋友曾向我诉苦:团队耗时两年打磨的模型,因国外大厂一次更新,技术优势荡然无存。“市场就像被按了删除键,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。”
  这揭示了一个血淋淋的真相:在底层模型赛道,普通创业者99%的努力,抵不过巨头1%的升级。
  一、底层模型是巨头的游戏,普通人只能“借势”
  OpenAI、谷歌、Meta、百度……这些玩家手握千亿算力、百万级数据、顶尖人才。他们的每一次迭代,都可能让中小团队的“技术壁垒”变成笑话。
  就连Kimi这样的明星项目(创始团队出自清华系,融资数十亿),也不得不放弃通用大模型,转战垂直领域。而那些执着于
  “自研底层”的小团队,结局往往是:
  1、烧光资金,产品未落地;
  2、技术被巨头碾压,客户流失;
  3、沦为行业“陪跑者”。
  AI创业的第一课:别和巨头拼技术,要和他们拼“商业嗅觉”。
  二、活下来的都是“套壳派”:年赚千万的生意逻辑
  不做模型,只做“套壳”软件。 产品本质是封装大模型API,针对企业客服场景优化交互体验。
  结果:
  1、0技术研发压力,巨头升级反而让他的产品更强;
  2、成本仅为同行1/10,利润率达60%;
  3、稳居细分领域TOP1,年营收数千万。
  “套壳”生意的核心逻辑:
  1、杠杆效应:用巨头的技术,做自己的产品;
  2、场景增益:在特定领域比通用模型更懂用户;
  3、快速迭代:无需重造轮子,专注优化体验。
  那些嘲笑“套壳没技术”的人,往往自己还没赚到钱。
  三、 蝉印AI数字人:如何用“套壳+增强”年入过百万?
  我们打造的蝉印AI数字人系统,正是“套壳创业”的标杆案例:
  1、不碰底层模型,直接调用GPT、Stable Diffusion等能力;
  2、强化垂直场景:针对短视频、私域营销需求,封装出“AI口播”“自动剪辑”“全链成交”等工具;
  3、开放OEM贴牌:让合作伙伴用自己品牌招商,快速变现。
  一套系统解决三大痛点:
  1、内容生产:自动生成脚本+配音+视频,日更100条;
  2、私域增长:AI自动评论、群发、转化粉丝;
  3、商业变现:支持知识付费、直播带货等闭环。
  更重要的是——你不需要懂技术。只要会运营、有客户,就能用我们的系统贴牌创业,吃透AI红利。
  四、 MCP模型:技术派的转型生存指南
  从“卷技术”到“做生意”,我们总结出MCP方法论:
  1、Model(模型):选择成熟的大模型(如GPT-4、Claude);
  2、Capability(能力):提炼刚需场景(如短视频带货);
  3、Product(产品):封装成傻瓜式工具(如“一键生成口播视频”)。
  例如,数字人“自动编拍剪发系统”就是典型MCP产物:
  模型:GPT写脚本+Stable Diffusion生图;
  能力:解决短视频团队人力成本高的问题;
  产品:打包成SaaS工具,按月收费。
  五、 2025年AI创业:落地者生,硬核者死
  未来的赢家一定是:
  1、场景派:深耕医疗、法律、电商等垂直领域;
  2、套壳派:用现成模型做“最后一公里”优化;
  3、运营派:靠流量和服务赚钱,而非技术。
  而输家往往是:
  盲目自研模型的“技术理想主义者”;
  追求通用AI的“OpenAI模仿者”;
  看不起套壳的“创新洁癖患者”。
  六、 真相:活下去,比什么都重要
  AI行业的真相是:90%的创业者会死在技术军备竞赛中,而活下来的10%,一定是商业嗅觉敏锐的“套壳玩家”。
  如果你也想在2025年抓住AI红利:
  1、停止幻想:别指望靠算法超越巨头;
  2、找准场景:医疗、教育、营销……哪个领域你熟?
  3、借力起飞:用蝉印AI数字人这样的现成系统,快速变现。
  记住:商业的本质是解决问题,不是发明技术。 巨头造刀,而你只需要学会怎么用刀切蛋糕。
 
 

Copyright © 2014-2015 www.hjytaoke.com

备案号:豫ICP备2020032074号-1